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学工动态>详细内容

【运河润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探索运河遗韵,解码运河文明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16 点击数:

6月30日-7月1日期间,淮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运河润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淮北市隋唐运河博物馆、隋唐运河古镇以及柳孜运河遗址,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大运河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传统的大运河文化与新时代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调研和科技互动体验,不仅亲身感受了千年运河的辉煌历史,更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与古老文明对话,为传承运河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隋唐运河博物馆:科技赋能运河文化传承

6月30日,团队成员抵达淮北市隋唐运河博物馆。进入博物馆场馆,团队成员仿佛穿越回隋唐盛世。馆内陈列的珍贵文物和详实的历史资料,全方位展示了隋唐大运河的开凿背景、建设过程、航运盛况及其对社会经济、文化交流的深远影响。

运河溯源”展区,通过历史画卷和场景复原,我们了解了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宏大背景,以及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此外,博物馆的现代科技互动体验区,如AR屏幕和虚拟现实技术,让成员们沉浸式感受运河文化的魅力。

7107d6c210a44c508870a8603e84c20c.jpg

6e02c221bcca4e3a81946d14d64d4f34.jpg

运河古镇:历史繁华的再现与运河文化的传承

踏入古镇,映入眼帘的是颇具古风的建筑,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繁华。街道两旁,传统风格的商铺林立,这些建筑不仅保留了古代的建筑特色,还巧妙地融入了现代的设计元素,使其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的时尚感。在古镇的文化展馆内,展示着丰富的运河文化遗产。玻璃展柜中陈列着古老的青铜器、精美的陶瓷等文物,每一件都见证了运河古镇曾经的繁荣昌盛。此外,还有刻有古代文字的石碑,仿佛在默默讲述着古镇的历史变迁。

cc8c9ef2f7184c3e939c6294ec097a0c.jpg

317f8a151f694429840dd36c3591c74d.jpg

柳孜运河遗址:见证运河辉煌

7月1日,团队成员到达柳孜运河遗址。成员们满怀期待地步入遗址区域。站在遗址旁,看着那古老的河道、河堤,仿佛能看到千年前商船往来如织,漕运繁忙的景象。遗址展览馆内的文物更是让他们惊叹不已,这些跨越千年的瓷器、骨角器等,见证了南北文化交流与商贸繁荣的历史。

在遗址展览馆内,陈列的文物更是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一件件精美的陶瓷器,虽然历经岁月洗礼,部分已有残缺,但依旧能从中窥探到隋唐宋时期高超的制瓷工艺,是当时南北文化交流与商贸繁荣的有力见证。还有那些骨角器、石锚等,也都默默诉说着曾经运河上的故事。

088c1680db9e441fb4557e5a3f48f8f5.jpg

7c09b08fac274229a336ef1fe2aa07e0.jpg

青春与文明对话:采访中“悟文明”

调研期间,团队成员采访了讲解员与游客。“这处夯土堤坝正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淮北段的遗存。”讲解员指着柳孜遗址的剖面结构介绍。讲解员介绍:“博物馆对大运河文化的宣传力度是很大的,博物馆里主要就是汉文化和运河文化,最大的亮点就是隋唐运河出土的文物。”合肥的游客杨女士感慨道:“运河是活的文化遗产,这一趟让我明白,流淌的不只是河水,还有千年的历史与文明。”

运河文化是一部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史书,这次的采访只是揭开了它的一角。这次的采访为我们打开了运河文化的一扇窗。我们期待着在未来,有更多的人能透过这扇窗,领略运河文化的壮美,并将其传承和发扬。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对隋唐大运河的历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增强了他们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团队成员表示,未来将继续关注运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让这段辉煌的历史为更多人所知,让运河文化源远流长。


464a2894f5034db998ebde5a20ea47a9.jpg

664e5fb1bd1b413f98a61f66e6cad338.jpg

(文图:昂梦雨 张玉莉 / 指导教师:曹婵婵 / 审核:赵娟 / 审校:曹婵婵 / 终审:李曼曼)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