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团学工作>团学动态>详细内容

【暑期社会实践】学院“大黄山”战略下万里茶道(安徽段)非遗保护性旅游开发社会实践团队赴芦溪乡体验国家级非遗傩舞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4-07-25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720日,大黄山战略下万里茶道(安徽段)非遗保护性旅游开发社会实践团队赴芦溪乡体验国家级非遗傩舞。傩舞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在传统的华夏文明中,是历史久远并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具有强烈宗教和艺术色彩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起源于汉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

走进傩舞表演,感受非遗魅力

   实践团队现场观看了傩舞魁星开天地、刘海戏金蟾、将军戒土地和狮子报平安四场演出。在表演过程中,演员无任何唱腔,仅用乐器和肢体来进行演绎,让团队成员深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富有的独特魅力。演出结束后,团队成员向演员学习了舞蹈所使用的部分道具,沉浸式体验了傩舞的表演形式。

eca4bced6f804e518f9d41d6c300e030.png

b06eb92ba5524eadb395ccdcfbc05ee9.png


访谈傩舞老师,探究背后故事

   实践团队访谈了省级非遗传承人汪尚锋老师。他向团队成员介绍了表演艺术背后的文化深意,并讲述了傩舞表演者演出背后的不易。表演者年龄都在40岁以上,年龄最大的为83岁,在炎暑天,他们身着特定的服装,带着厚重的面具,全程敲打乐器,进行艺术创作。正是因为这些傩舞表演者的默默坚守,才让观众在今天依然能够看得到这些表演。同时他表示傩舞虽是国家级非遗,但年轻人对其的认知度并不高。实践团队建议通过建设博物馆,推进傩舞进校园等方式,让更多学生了解和学习傩舞。

1a64d5ca6ba14ee597039c733876f25c.png

体悟文化内涵,传习傩舞精神

在汪尚锋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队探访了傩舞传习所。他向成员介绍了傩舞起源、历史沿革、空间分布、傩舞仪式等内容,并指出傩舞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通过介绍,实践团队深感先贤的智慧,致敬后人的坚守,也让成员坚定了非遗传承的决心。

bf8d4736fb57415186bafa12ac6e1426.png

e356f25c68c042e8800c21c9b7e1f807.png

3cc56a92da8c4dc99fff56574badcb36.png

(文:冯冰倩/图:冯冰倩 丁晓娜/审核:李曼曼)

分享到:
【打印正文】